在体检报告中,中轻度脂肪肝越来越常见,不少人会疑惑,这中轻度脂肪肝会不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呢?我们邀请到了肝病医生庄淑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庄淑英医生表示,中轻度脂肪肝是有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的,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情况。
首先,要弄清楚转氨酶是什么以及它和肝脏的关系。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正常情况下,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当肝细胞受到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后,这些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里,进而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指标升高,所以转氨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情况。
对于中轻度脂肪肝来说,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这会对肝细胞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过多的脂肪会使得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简单来说,就是肝细胞里“油分”过多,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细胞变得有些“不堪重负”,细胞膜的稳定性也可能遭到破坏,这样转氨酶就更容易泄漏到血液中,造成转氨酶升高。
另一方面,脂肪肝往往伴随着肝脏内的炎症反应。虽然是中轻度脂肪肝,但肝脏内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炎性因子释放,这些炎性因子会进一步刺激肝细胞,加重肝细胞的损伤,就如同“火上浇油”一般,促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里,从而让血液中的转氨酶数值超出正常范围。
不过,也有部分中轻度脂肪肝患者,其肝脏的代偿能力较强,虽然有脂肪堆积以及潜在的炎症等情况,但肝细胞的损伤还不足以引起转氨酶明显升高,在体检时转氨酶指标依然维持在正常区间内。
此外,中轻度脂肪肝患者转氨酶是否升高还和其他因素有关。比如患者本身是否有熬夜、饮酒、滥用药物等不良习惯,这些行为都会额外增加肝细胞的负担,加剧肝细胞损伤,哪怕原本脂肪肝没有让转氨酶升高,在这些不良因素的叠加下,也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又比如是否合并有其他肝脏疾病,像病毒性肝炎等,若有合并症,那肝细胞受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转氨酶升高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庄淑英医生强调,一旦发现中轻度脂肪肝且伴有转氨酶升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进一步就医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要配合一些保肝药物治疗,以避免肝脏损伤进一步加重,防止病情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
总之,中轻度脂肪肝有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可能,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关键是要重视脂肪肝情况,做好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