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次性肛门袋为直肠造瘘术后患者灌肠
中华护理杂志 1999年第10期第34卷 小经验
作者:姜殿红 戴勤锋
单位:210009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在护理工作中,常常需要给一些行直肠造瘘术后的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无括约肌,另外一般造瘘口均位于腹部,其位置不宜置放便盆,给临床操作造成许多不便。我科利用一次性肛门袋给16例这样的患者进行灌肠,克服了操作中诸多不便之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特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
首先取一个一次性肛门袋贴在病人的造瘘口,嘱病人侧卧位,其方向向造瘘口的方向侧卧,将人工肛门袋上方剪一小口,使得肛管刚好插入即可。同时下方也剪一小口(有的一次性肛门袋下方是开放型,可省去该步),将下口放入便盆中,肛管通过人工肛门袋的上口插入造瘘口,根据医嘱把所需要的液体及药物缓慢地灌入造瘘口,这样灌肠液灌入造瘘口后又从造瘘口流出,再通过肛门袋流入便盆中而达到灌肠的目的。
2 优点
该方法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而且不易污染病人的身体及床单位,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因为造瘘口部位无括约肌,当肛管插入造瘘口灌入液体时,液体将不断地从造瘘口溢出,压力稍高液体还会喷出,不仅污染了病人的身体及床单位,有时还会喷到护理操作者的身上,给护理工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利用一次性肛门袋给行直肠造瘘术后的患者灌肠,简单易行,不会造成上述不必要的麻烦,是一种可取的护理操作方法。该方法在临床的推广使用将给临床护理工作和患者带来方便。
1999-04-2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