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荣孙光陈天关 2005-12-13 13:09:13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3月第4卷第5期
营养性佝偻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应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法,其阳性率为84.2%,对诊断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0月~2002年9月本地区散居儿童(0~6岁912例)进行佝偻病检查。佝偻病检出406例,其中,男236例,女170例,发生率为44.5%。其中,<1岁组104例,占25.6%;1~2岁组234例,占57.6%;3~6岁组68例,占16.7%。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6岁。症状:多汗、夜惊烦躁、易激惹者为288例,占70.9%,枕秃172例,占42.4%,肋缘外翻158例,占38.9%,早期症状多见。
1.2 方法 取外周血30μl,用安徽高山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条(全血干化学和免疫浓缩技术)用于半定量测定小儿血浆中balp催化活性。共有6个半定量范围<200u/l为正常参考值,200~250u/l为可疑病例,>250u/l为佝偻病患者。
2 治疗与结果
(1)在406例佝偻病患儿中,balp>250u/l者共342例,总阳性率为84.2%。(2)经balp检测的佝偻病,给维生素d及钙剂常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balp复检正常者206例,占60.2%;症状好转、减轻、balp下降者128例,占37.4%,balp无改善8例,占2.3%。
3 讨论
营养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以骨骼改变为主的综合征,过去一直沿用放射线诊断。随着balp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营养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率,从而减少了患儿的骨损害及变形。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骨盐沉积不定,骨形成障碍或骨细胞功能活跃,骨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随病情进展不断上升,骨骼影像变化出现为早,经上述临床资料分析,我们认为balp检测简易、快速、损伤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早期诊断营养性佝偻病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