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感觉统合失调犹如一颗隐匿的“绊脚石”,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与社交,了解其表现,有助于家长及早察觉、干预。
一、前庭觉失调:“平衡感”的缺失
前庭觉如同身体内部的“平衡仪”,失调时,孩子在运动方面困难重重。他们常晕车、晕船,哪怕短途乘车也呕吐不止,对旋转、晃动类游戏极度恐惧,像坐旋转木马时,会紧抓扶手、面色惨白。日常行走中,姿势不协调,不是同手同脚,就是脚步拖沓、踉跄,跑步易摔倒,跳绳、拍球等简单运动也难以掌握,分不清前后左右,方向感混乱,在操场集合时,常站错队伍。
课堂上,这类孩子坐不住,扭来扭去,莫名摇晃身体,写作业时头离桌面过近或过远,总把字写出格,橡皮擦频繁“受伤”,皆因手部动作不稳,肌肉紧张度异常。
二、触觉防御过度:“敏感肌肤”的困扰
触觉敏感的孩子,宛如披着一层“隐形铠甲”,对外界触碰过度警觉。穿衣挑剔,布料稍粗糙、标签扎人就抗拒;理发时,碎发落颈,会浑身紧绷、哭闹挣扎;洗手怕水凉或过热,洗脚抵触水流冲击,连他人不经意轻拍肩膀,都能引发剧烈反应,或躲避、或尖叫。
新环境适应艰难,进陌生屋子,必挨墙角、抱柱子,生怕“暴露”自己。集体活动时,回避肢体接触游戏,不愿牵手、拥抱,社交因此受阻,伙伴渐行渐远。
三、本体觉失调:“身体自我意识”的混乱
本体觉欠佳的孩子,对自身肢体掌控欠佳。系鞋带、扣扣子笨拙缓慢,常反穿鞋子、衣服内外不分,拿筷子夹豆子,手眼不协调,颗粒掉落一地。大肌肉动作也没优势,爬楼梯一步跨两三级,却常摔倒;跳远落地不稳,双手撑地擦伤;做体操,动作僵硬、不连贯,节奏感全无。
书写更是难题,笔画轻重不分、出格断墨,速度慢还易疲劳,作业拖沓至深夜,成绩受影响,自信受挫,陷入恶性循环。
四、视觉与听觉统合失调:“信息接收”的偏差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阅读困难,漏字、跳行,常把“b”“d”认错,做算术总抄错数字,对图形、空间感知弱,拼图、搭积木找不到方位。注视移动物体时,眼球转动不灵活,追视失败,打球接不住抛来的球。
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听指令像“耳旁风”,顾此失彼,如让拿本书、关窗户,只完成一半。对声音敏感度异常,教室有细微声响就分心,或对老师大声讲解充耳不闻,沉浸在自己世界。
感统失调表现多元,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类似迹象,莫慌张、莫忽视,及时就医评估,借助专业训练,如平衡木行走、触觉刷抚、手工精细练习等,助力孩子跨越障碍,健康成长,让他们不再被感统失调“绊住”脚步,拥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