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在孕妇中较为常见。孕妇的贫血标准较正常人低,这是因为孕期孕妇血液相对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这不属于病态。孕妇贫血诊断的标准为:血色素<100g/L,红细胞记数在350万以下。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血色素<110g/L诊断为贫血,故各大医院多以此为诊断标准,给予纠正贫血的治疗。妊娠合并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但以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
贫血按血色素多少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贫血血色素>80g/L,中度贫血血色素60~80g/L,重度贫血血色素<60g/L。轻度贫血一般无症状,但需要服用补血药物,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重度贫血可出现头晕、心慌、气短、水肿等症状,这将严重危害母儿健康,严重者可致胎儿宫内缺氧和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早产、胎死宫内和死产。此外,贫血的孕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发生休克、心力衰竭,感染的机会也较正常孕妇高,故怀孕妇女应对贫血高度重视,出现贫血应及时治疗。
妊娠合并贫血的病因:
(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1.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铁需要量相对增加(妊娠、儿童生长发育期)铁吸收障碍(慢性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失血。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4.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
(二)核成熟障碍
1.恶性贫血。
2.其他原因致叶酸及或维生素Bl2。缺乏利用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婴幼儿哺育不当、长期酗酒、顽固性厌食〉、需要量增加 (妊娠、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阔节裂头绦虫感染、溶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吸收不良(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慢性肝病、慢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切除术后、肠憩室细菌感染〉、药物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如抗叶酸剂、抗惊厥药、抗结核药、口服避孕药、新霉素、亚硝酸盐等)。
为防止妊娠合并贫血,孕妇应做到以下几点:
1、早孕期就应进行检查,若发现贫血应及时治疗,遵医嘱服药并按时复查血色素。
2、加强营养: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红枣、猪肝、鸡蛋、瘦肉、豆类、新鲜蔬菜等。
3、找出贫血原因,如为疾病所致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