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的常识有哪些?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贫血应该越来越少才对,可事实是贫血的人群并没变少,相反还有增多的趋势。甚至有一些妇女在妊娠前1并无贫血病史,妊娠后出现贫血现象,我们称之为妊娠期贫血。孕期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0克/100毫升,红细胞计数低于350万/立方毫米,临床上可诊断为贫血。
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
当孕妇贫血时,由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减少,血液运载氧气的能力减弱,母体组织细胞缺氧。孕妇会出现头晕、耳鸣、四肢乏力、活动后气急、心慌、心脏搏动增强等症状。妊娠期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严重的会发生心肌损害,甚至发生贫血性心脏病。胎儿也会因宫内缺氧,导致死胎、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后果。
为了防止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孕妇平时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品,保证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要多食一些动物的肝、瘦肉,以及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牛奶、绿叶蔬菜、水果及红枣、花生等。
妊娠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及早发现和治疗贫血,必须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除此之外还应及时检查,发现并治疗能引起贫血的各种疾病,甚至可终止妊娠,待疾病痊愈后再妊娠。
以上内容是对“妊娠期贫血的常识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准妈妈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妊娠期贫血的知识,请登录有问必答网进行提问,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