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ECP有助于确定哮喘患者吸入倍氯米松的剂量_哮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可以用于判定减少哮喘患者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后果。 ( j asthma 2000;37:399-408 ) 据日本学者在8月出版的哮喘杂志中报道,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可以用于判定减少哮喘患者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后果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可以用于判定减少哮喘患者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后果。 ( j asthma 2000;37:399-408 )

  据日本学者在8月出版的哮喘杂志中报道,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可以用于判定减少哮喘患者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后果。

  aichi医学院的kenji baba博士及其同事指出,一旦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就应当逐渐减少吸入的皮质激素量,以避免与之相关的副作用。

  为了明确血清ecp水平是否有助于判断何时进行减量,研究人员调查了24名轻-中度哮喘患者,他们的症状均控制良好,平均每天吸入587.5微克二丙酸倍氯米松。他们吸入的倍氯米松剂量每月减半一次,直至降至最初剂量的1/4。在基线水平以及逐渐减量的6个月内每月进行血ecp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检测。

  结果表明,12名患者的逐渐减量治疗获得成功,但是,其余12名患者因为病情出现频繁的中度恶化而不得不恢复最初的倍氯米松剂量或者增至最初剂量的2倍。

  两组患者的血清ecp均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相关,虽然两组在逐渐减量前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差异,但ec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成功治疗组的平均水平是 17.0 mcg/l,而未成功组是35.7 mcg/l。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人员断定血清ecp “显然是判定何时应逐渐减少吸入倍氯米松剂量的有用标志物。”

标签:
看了又看
  •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如果仅靠意志力无法减肥,那就靠高科技装备吧! “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抵抗住美食的诱惑,为此很多人使用应用程序记录每天的食物,追踪自己的卡路里摄入。日本某电信公司近期发明...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出门旅行固然美好,但坐长途飞机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受罪。如何才能让旅途舒服些?不如在你的手提行李里塞上一个网球吧。 英国《每日邮报》说,网球与飞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它可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按摩装置呢!...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