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哮喘可用中药“冬病夏治”_哮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一运动哮喘就发作 刘小姐5月12日下午在广州一栋写字楼也感受到了轻微余震。她事后告诉医生:由于不敢坐电梯、慌张之下她拼命从12楼开始往下冲,速度非常快,下到一楼后虽然发现虚惊一场,但没多久就开始猛烈咳嗽,难以止

  一运动哮喘就发作

  刘小姐5月12日下午在广州一栋写字楼也感受到了轻微余震。她事后告诉医生:由于不敢坐电梯、慌张之下她拼命从12楼开始往下冲,速度非常快,下到一楼后虽然发现虚惊一场,但没多久就开始猛烈咳嗽,难以止住。大约咳了4个小时才缓解。她表示,自己好像患有运动性哮喘,平时跑步打球都容易引起气喘。“我该用什么药物?还是杜绝运动?”她询问医生。

  运动性哮喘其实是“运动诱发性哮喘”,“是指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后引起支气管痉挛而产生的哮喘,因此其发作带有急性、短暂、大多数能自行缓解等特点。”运动性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身上,但临床发现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运动前15分钟就要吸药

  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性哮喘的发生呢?运动性哮喘患者在开始活动前15分钟应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色甘酸钠,就能有效预防运动性哮喘突然发作。因为药物可以对运动刺激引起的痉挛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使哮喘病人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减缓病症发作。

  自身保暖也很重要,像在运动前热身活动、寒冷季节戴口罩和避免吸入干冷空气等,都有助于预防运动性哮喘。

  专家表示,哮喘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五个:尽快控制哮喘症状至最轻,乃至无任何症状;使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低限度;β受体激动剂用量减少,乃至不用;所用药物副作用最小;活动时生活及工作不受任何限制。“所以,虽然患者可以随身携带药物,但最好不要长期依赖吸入过度,还是得培养良好作息和行为进行防范。”他说。

  运动性哮喘可用中药“冬病夏治”

  中医也可治疗运动性哮喘,而且其适合“冬病夏治”。据介绍,肺气管开窍于鼻,而肺主百脉、主一血之气,所以如果肺气不宣,胸满、鼻塞、肺气失降、咳嗽、气喘,就容易遭受外气邪侵犯而造成阻塞性慢性支管炎、哮喘等。专家指出,中药中的蛤蚧、高丽参、虫草、灵芝、红参等都有利于治疗哮喘。

  哮喘患者不要轻易放弃锻炼健身。事实上,几乎所有运动项目中,都有许多优秀运动员是哮喘患者。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独得4枚游泳金牌的一位运动员就是哮喘患者。

  “一般说来短于5分钟的运动,很少引起哮喘发作。”江山平提醒:运动性哮喘的发生与运动的种类、强度及当时的气候有关。寒冷季节在户外竞走、跑步、爬山、进行球类运动等易诱发运动性哮喘,而在夏季游泳、举重、划船等运动较少引起运动性哮喘。轻微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较少引起运动性哮喘,而剧烈运动则较易引起运动性哮喘。

  稍微运动久了就咳嗽、气喘连连,原来是运动性哮喘在“作怪”。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就得彻底放弃运动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江山平教授表示,这不能一概而论,其实短时间的适当运动可以改善气道功能。“最关键是运动前15分钟吸入药物,但不应一味指望它,因为有副作用,所以保暖、中药材调养、选择符合自身病情的锻炼项目都是辅助‘处方’。”

标签:
看了又看
  •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如果仅靠意志力无法减肥,那就靠高科技装备吧! “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抵抗住美食的诱惑,为此很多人使用应用程序记录每天的食物,追踪自己的卡路里摄入。日本某电信公司近期发明...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出门旅行固然美好,但坐长途飞机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受罪。如何才能让旅途舒服些?不如在你的手提行李里塞上一个网球吧。 英国《每日邮报》说,网球与飞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它可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按摩装置呢!...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