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关键在于发育未成熟_哮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覃女士带着4岁儿子来医院看病,她说近来儿子感冒后咳嗽不止。经过医生检查,她儿子只是表现为反复咳嗽、定时的阵咳及刺激后的痉咳,这些都是呼吸道过敏的症状,没有喘息和罗音,被医生诊断为小儿咳嗽变异型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需要长期服药调节。 “青涩”

  覃女士带着4岁儿子来医院看病,她说近来儿子感冒后咳嗽不止。经过医生检查,她儿子只是表现为反复咳嗽、定时的阵咳及刺激后的痉咳,这些都是呼吸道过敏的症状,没有喘息和罗音,被医生诊断为小儿咳嗽变异型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需要长期服药调节。

  “青涩”小儿易发生支气管哮喘

  像覃女士儿子的哮喘病症,已经发展成为婴幼儿易感疾病。他应该是在3岁前就有表现,但因为未经特殊处理,有可能会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症状、肺气肿三种,如果在儿童期获得有效的治疗,大部分都会恢复。

  小儿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有:一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上呼吸道的管腔较细,软骨较软弱,弹性也差,黏膜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力弱,其呼吸道的清除功能比成人差。婴幼儿缺乏免疫球蛋白a,一般到12岁左右才能达到正常成人的含量,有过敏体质家庭的婴儿免疫球蛋白a就更缺乏,呼吸道抵抗力较弱易引起感染,成为诱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原因;二是有过敏性体质的患儿气道反应性高,一旦接触到抗原物质,可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和刺激迷走神经而产生支气管痉挛;三是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对寒冷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冷空气刺激或气压降低,常可直接诱发哮喘;四是剧烈运动可导致反射性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哮喘。

  注意避开诱发因素比吃药重要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冬春、秋末发病率更高。该病因过敏性因素而发作,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诱发因素,可大大减少哮喘的发作。

  支气管哮喘常见的诱发因素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如晚上睡觉踢被子着凉;穿着太多或活动后出汗,未及时更换湿衣服,捂干受寒;宴会场所,空气混浊,被动吸烟;气氛热烈,浑身是汗;油腻食品,喝大量饮料;曾经引起哮喘发作的某些食品再次食入;晒被子、毯子,拍、掸灰尘,因为灰尘中含有大量尘螨;情绪激动,大吵大闹,满头大汗,再吸入冷空气……父母如果注意避开这些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儿比吃药还要康复得快。

  如果孩子患支气管哮喘的话,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海鲜、甜食、冷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支气管哮喘患儿禁止长期服激素

  哮喘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的人,尤其是3岁以内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常易被医生及家长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因此而滥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专家认为,由于哮喘为非细菌性感染,用抗生素是无效的,长期口服或静点药物达1~2个月,反而造成了某些副作用,使孩子丧失了早期治疗哮喘的机会,以致迁延至成年不愈。

  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病情较重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强的松),严重发作时也可用静脉注射,但全身用药时间宜短,只为挽救危重病人才用。切不可病重乱投医,去用那些“根治哮喘的偏方”、“祖传秘方”等,这些药方内掺入了口服激素,长期大量误服,必会产生较明显的副作用,正确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同时在急性发作期应用缓解支气管痉挛的β2激动剂,才是目前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

标签:
看了又看
  •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如果仅靠意志力无法减肥,那就靠高科技装备吧! “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抵抗住美食的诱惑,为此很多人使用应用程序记录每天的食物,追踪自己的卡路里摄入。日本某电信公司近期发明...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出门旅行固然美好,但坐长途飞机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受罪。如何才能让旅途舒服些?不如在你的手提行李里塞上一个网球吧。 英国《每日邮报》说,网球与飞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它可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按摩装置呢!...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