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临床差异_帕金森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5
【导 读】多年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治疗行为,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差异十分显著: 1.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2.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

  多年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治疗行为,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差异十分显著:

  1.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2.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

  3.发展到晚期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病情往往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与纹状体内的多巴胺(da)含量显著减少有关。目前较公认的学说为“多巴胺学说”和“氧化应激说”。

  前者指出da合成减少使纹状体da含量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神经功能平衡失调,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

  后者解释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原因,即在氧化应激时,pd患者da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h2o2和超氧阴离子,在黑质部位fe2+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而此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活性下降,抗氧化物(特别是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因此,自由基通过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da神经元膜功能或直接破坏细胞dna,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