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口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5
【导 读】口气又称“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令周围人难以忍受,患者自己也常感到窘迫、孤立,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在西方国

  口气又称“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令周围人难以忍受,患者自己也常感到窘迫、孤立,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八成的口臭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口腔白塞氏、口腔干燥症、牙周病等。

  明确口臭病因——因病施治

  口臭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口臭是饥饿、食用了某些药物或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烟、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减少所致的细菌大量分解食物残渣等都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而健康人的口臭可能由于不良的口腔习惯和口腔卫生造成舌背的菌斑增多。病理性口气可分为口腔来源(口源性口臭)和全身来源(非口源性口臭)两种。据统计,80%~90% 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而非口源性口臭由于口腔邻近组织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晚期胃癌、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维生素缺乏等等均可引起的口臭。

  口腔局部疾患是主要导致口臭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口臭也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有一些器质性疾患也会导致口臭症。除此之外,还有假性口臭,即患者本人自我感觉有口腔异味,但检查结果为阴性。所以通过解释说明和心理咨询科得到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口气的手段很多,有鼻测法以及通过仪器测量口腔中可挥发性硫化物浓度等。对口气的治疗首先要接受专业医生的口腔卫生指导;其次治疗口腔疾病,如牙周病治疗及专门的口腔清洗。如果自己很难判断,应该去正规医院的口腔粘膜科就诊。

  警惕:调查表明,口臭严重者其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至少50倍。口臭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交往,产生多种心理性疾病,像自闭症、焦虑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等。另外,重度口臭患者不但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200倍,而且幽门罗杆菌数量也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若不及时治疗,体内的免疫力,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严重者还会直接演变成胃癌。在对胃癌、胃瘫患者调查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口臭一般都达到了深度标准。由此可见,口臭的治疗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

  治口臭——对症下药

  口臭及早的治疗不会有太大的治疗难度,但是,患者的一些疾病认知错误是导致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有些患者在起病初期认为口臭不是什么病,根本不需要吃药,甚至有些患者认为口臭病根在口腔,漱漱口、多刷牙、嚼口香糖就能根本性的治疗口臭。但是,往往病情发展到了后期,口臭久治不愈才到医院诊治,这无疑是增加了治疗难度。就目前来说,治疗口臭,上述的西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采用物理治疗甚至激素治疗,但这些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治疗口臭。而祖国传统中医中药对治疗口臭疗效很好,现在我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众多口臭的患者,疗效非常理想。

  中医将口臭分为胃火口臭、食积口臭、虚热口臭、热痰口臭四种情况,一般口臭与中医学说的脾胃湿热、胃火盛、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等有一定的关系.中医认为治疗口臭应以清肺胃之热、润大肠之燥为原则。所以,口腔黏膜疾病科研组多年来一直对口臭进行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功地研究出的“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打破了以往治标不治本的医学难题,采用中医配方,根据患者的舌象、脉相,从患者的脏腑功能入手综合的调理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深层调理,调肝养胃,疏肝理肺,养阴凉血。调节人体内分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清除体内聚积的毒素,促进消化吸收,调节口腔菌群平衡,快速抑制口臭,从根本上消除口臭致病因子。

  “中医免疫平衡疗法”能有效地恢复腺体功能,促进腺体分泌,起到调节,促进,维持,恢复或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影响口臭病程和克制病因的作用,达到标本兼治口臭的目的。 此疗法现已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认证,并得到了我国医学界的一致认可,是目前我国治疗口臭有效的疗法之一。

  温馨提示:口臭常反映出身体某些慢性疾病的初发,有时口臭可能反应着您脏腑功能的损害,所以不能忽视了口臭的治疗。同时,日常注重口臭的防护,注重口腔卫生,避免烟、酒、辛辣、过冷食物刺激,保持饮食规律营养平衡等等。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