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相信大家多少有一些了解,它是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所以每个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尽快的治好。很多尿毒症的患者在知道自己患上尿毒症后开始自暴自弃,还有不少的患者幻想着可以一次治好尿毒症,其实他们都走入了尿毒症的治疗误区,那么尿毒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
尿毒症患者朋友之所以会走入这样的认知误区,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将尿毒症当做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以为就和感冒发烧一样可以很快的治疗好,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一、尿毒症一次治愈或尿毒症完全治愈
慢性肾病发展至尿毒症时期,往往经历了多年或数十年的病程。尿毒症患者长期受到病痛折磨,想要急切医治好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病变了这么多年的肾脏,通过单纯口服某种药物、或是经过某种疗法住院短短十几天,就想要达到尿毒症一次性治愈、尿毒症完全治愈的效果,这是不现实的。另外,慢性肾病有一大特点--病情容易反复。当肾病患者发生感冒、感染、劳累等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肾病病情反复,这包括尿蛋白+反复、身体浮肿反复、血肌酐指标反复等多方面。所以,尿毒症患者通过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想要用极短的时间达到"完全治愈"也是不现实的。
二、用药(或疗法)治疗后,尿毒症马上可以透析摆脱
肾病恶化至尿毒症阶段后,常规进行尿毒症治疗多采用透析疗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应用透析治疗尿毒症可说是用一种人工机器代替人体肾脏工作的替代治疗方法。透析治疗尿毒症,可以快速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高代谢紊乱状态、减轻尿毒症患者伴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少尿、厌食、失眠、呼吸困难等),降低死亡风险。如果一种口服药物或是一种治疗方法在施用后,能够马上将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生命的透析摆脱,这可能吗?
尿毒症之所以发生,由最初的肾病发展成为尿毒症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肾脏发生纤维化变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如果损伤的肾脏要重新复原,重新发挥原有的正常功能,即便这种药物或这种疗法有效果,那其作用于尿毒症患者的病损肾脏也将是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在修复肾功能的过程中,透析还将继续发挥它替代肾脏工作的作用,尿毒症患者还敢马上摆脱透析吗?
三、尿毒症治疗后肌酐马上就要降下来
对尿毒症患者而言,"肌酐"可能是其最为关注并有心理负担的衡量病情的指标。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的血肌酐指标,意味着尿毒症患者将要面对透析、换肾、心衰、呼吸衰竭等死亡因素威胁。所以,尿毒症患者积极寻求好的治疗,目的很明确--降肌酐。接受药物或疗法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既然都施行了治疗,肌酐就一定要降下来。多年堆积于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以肌酐为代表的大量毒素,应用某一口服药物或是某一治疗方法在短短数日、数十日时间里就要清除掉,可能吗?就算这种药物或是疗法确实有效,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还处于损害状态,肌酐即便被清除,又会重新代谢出来,通过血肌酐检验短期的治疗效果能有意义吗?
以上三种就是一般尿毒症患者常有的观念误区,也许对于不同的症状的尿毒症患者而言,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情况,但是不管患者存着何种心态,治疗尿毒症都是一件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尿毒症是各种肾病恶化发展到的最终结局,尿毒症治疗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做好早期的预防措施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会很有帮助。
尿毒症的十二种预防措施
1.任何肾脏疾病,都不可以忽视而延迟就医,因为任何肾脏病的持续恶化都可能会变成尿毒症。
2.肾脏炎患者若经常感冒不容易好者,须留心肾功能是否变坏。
3.尿路结石勿加以轻忽,须定期(每3~6月)追踪一次。尤其结石虽然不痛了,但可能已经造成慢性肾盂积水,也切记“化石草”对结石无效。
4.高血压患者常须终生服药,要严格的控制血压而不可中断。
5.糖尿病(DM)患者约1/4会并发尿毒症,血糖的控制最重要,而且需定期检测肾功能及尿中微量蛋白,以早期发现及治疗糖尿病肾病变(DN)。
6.先天性多囊肾(PKD)的病人,一旦发现即应请自己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姊妹至肾脏科作超音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因一半的后代会有相同的疾病,生育前最好做遗传咨询,并注意高血压和尿路感染。
7.小便有出血或起泡沫经久不消(可能有蛋白尿)存在的现象,须马上就医检查,甚至作肾脏切片检查。
8.肾脏病往往到末期才会有症状,勿以为乏尿和水肿才会有肾脏病;很多肾脏病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9.若不是运动性所导致(或关连)的下背部疼痛或不舒服;须怀疑有肾脏或泌尿道疾病,应接受尿液、腹部X光或肾脏超音波检查。
10.解尿困难,可能因老年男性罹患摄护腺肥大症(BPH),而导致频尿、夜尿、小便变细,长久下来会影响膀胱和肾脏机能;而排尿时有疼痛、灼热感或分泌物时,可能为泌尿道感染(UTI),须作常规尿液检查和细菌培养,予以抗生素治疗。
11.避免随便服用止痛药物、打针、偏方和中、草药的习惯。
12.从事污染行业及居住在污染的环境中,许多有机溶剂和金属,如:铅、铬、镉,都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变,须注意肾脏保健之道。
以上就是预防尿毒症的十二种措施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些会威胁到我们生命健康安全的因素,只要预防的好就能避免患上尿毒症,这是大家最希望的结果。
尿毒症诊断的六个步骤
1、病史及症状
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2、体格检查
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2)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3)生化检查
美国肾病医学质量指导:GFR90ml/min以上,肾功能正常;GFR90—60ml/min,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30ml/min,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15ml/min,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ml/min以下,肾衰竭。
国内慢性肾衰竭分期:GFR50~80ml/min,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25ml/min,血肌酐186~442μmol/L,尿素氮超过7.1m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5~10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尿素氮17.9~28.6m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GFR小于10ml/min,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4、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5、肾活检可能有助于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病的诊断。
6、鉴别诊断
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严重贫血者应与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此外还应重视对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的鉴别,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结语:以上是关于尿毒症治疗误区的相关介绍,相信患者看完这篇文章后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了吧,知道了错误就能及时改正,患者朋友一定要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对尿毒症进行治疗,不然的话是加重病情的恶化,这也是很多患者和家人都不想看到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