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被称为肾衰竭终未期,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本身没有遗传性,但有一部分原发病有家族史,如:多囊肾、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由这些疾病并发而来的肾病、尿毒症则带有一定的遗传性。
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也就是说,尿毒症是由许多疾病导致肾脏损害的最终结果,尿毒症本身不是有遗传性的疾病,但是导致尿毒症的原发病有些是有遗传性的,包括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薄基膜肾病和fabry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胱氨酸肾病)等。对于起病时已处于尿毒症期的患者,也应积极查明病因,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为遗传性肾脏疾病,应该督促自己的子女、亲属尽快体检、定时体检。对于有生育打算的患者,应在生育前做好遗传咨询。另外研究发现家族中有肾脏病患者,其他人患肾脏病的机会将比常人显著增高。
从中医角度讲,普遍认为尿毒症与脾、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气不足,精气外泄,从而容易出现排泄障碍;脾气亏虚,则运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浮肿、少尿。早期尿毒症患者,根据辨证施治,采取中药口服,加上保留灌肠。脾肾亏虚型,治疗主要是健脾益肾,口服中药有黄芪、白术、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等;湿浊瘀血型,治疗则是活血化瘀,清化湿浊,常用中药有丹参、桃仁、红花、泽泻、猪苓、玉米须等。此外,还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尤其是降压治疗,因为90%的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总之,尿毒症的治疗须采取综合疗法。
需要提醒的一点问题是,要积极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痛风等易演变成尿毒症的原发基础病。对于家族中有肾脏病的人,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延缓肾脏病变进展,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