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的话,长久以往就导致我们的身体素质底下,这样就很容易遭受到一些疾病的入侵了,对于大多数患有心悸的患者来说,为了能够保障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都会想要让自己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所以也都会积极的配合医生对等疾病进行治疗,那么患者为了能够保证治疗的效果,还会想要咨询一下专家,导致人们出现心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心律失常引起心悸。中医对心悸的病因可以归属为以下几点:
(1)体质虚弱: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
(3)饮食劳逸不当: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4)七情刺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谓“思虑烦多则损心”(《诸病源候论·心痹候》),“悲哀愁忧则心动”(《灵枢·口问》)。
或长期忧思惊恐,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
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
(5)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心脉,阻塞经隧,心血营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
温病、疫证日久,邪毒灼伤营阴,心肾失养,或邪毒传心扰神,亦可引起“心中忄詹忄詹大动”等悸、忡之症。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6)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以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证候。
如果已经发生过心悸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保健工作,首先患者就要做好生活中对这种疾病的护理,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养病环境,还要注意科学合理调节自己的饮食,并且要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保证睡眠的充足,以便能够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