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_白内障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06
【导 读】[概述]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常见于色素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等。 [症状体症] 1.有原发病的改变,多为单眼,也有双眼者;2.由眼球后部疾病所致者,
[概述]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常见于色素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等。

[症状体症]

1.有原发病的改变,多为单眼,也有双眼者;2.由眼球后部疾病所致者,晶状体后极部囊膜与后囊膜与后囊下皮质出现颗粒状灰黄色混浊,并有较多空泡形成,可较长时间局限于轴心部,以后逐渐向晶状体核心部和周边部扩展,形成放射状菊花样混浊,继之向前皮质蔓延,逐渐使晶状体全混浊。以后水分吸收、囊膜变厚,晶状体皱缩,有钙化等改变;3.由虹膜睫状体炎所致者,多由前皮质开始;由青光眼引起者,多由前皮质及核部开始,由高度近视所致者,多为核性白内障。

[诊断依据]

1.原发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2.视力下降;3.晶状体后囊锅底状混浊,后囊下皮质菊花状混浊及较多的空泡变性,晶体全混浊;4.超声波检查排除晶状体后组织异常。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2.光感定位准确,红绿色觉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必须在眼部炎症消退至少3个月以后,手术前后应继续控制原发病,术后局部与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剂量较一般白内障术后大而且时间较长。

[疗效评价]

视力增进程度,依发病原因及眼底损害情况而异1.治愈:术中无或有少量玻璃体外溢,不影响视力矫正或矫正视力>=0.3;若术后发现伴有影响视力的眼底病,矫正视力〈0.3亦包括在内。2.好转:有手术并发症,视力部分恢复,矫正视力0.3以下。3.未愈:有严重手术并发症,视力未恢复或失明。

[专家提示]

本病首先需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在此基础上使用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在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时,可手术摘除;有报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取得较好效果,且术后未引起原病复发。在有活动性炎症或视力虽有光感而光定位不准确均不宜手术。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