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药灌肠的特殊疗效_盆腔炎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3
【导 读】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口服中药治疗最常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常把慢性盆腔炎分为三种类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凝结型、气滞血淤型。如辨证准确,用药精到,疗效一般较好。另外,中药热敷法、穴位贴敷法、宫腔注药法、中药离子透入法、新技术疗法及保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口服中药治疗最常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常把慢性盆腔炎分为三种类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凝结型、气滞血淤型。如辨证准确,用药精到,疗效一般较好。另外,中药热敷法、穴位贴敷法、宫腔注药法、中药离子透入法、新技术疗法及保留灌肠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多年来,采用中草药保留灌肠法较多,疗效稳定。其基本药方为丹参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15克、败酱草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用量在15~30克左右,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对于寒湿蕴结型患者,因其畏寒喜热,可在此方中加入桂枝、细辛即可。如有盆腔粘连或炎性包块,在此方中加入三棱、莪术后,便可增加活血散结之功。特别提醒读者,具体药物的加减,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防适得其反。

  用法:中药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浓缩至100毫升,药温38℃~40℃,用灌肠器或大注射器接上较粗的导尿管,经肛门将药水注入直肠深处,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治疗前应先排尿,治疗后侧卧床30分钟。此法1个月为1疗程,注意经期应停止治疗。

  为方便患者能在家中自行治疗,近年来改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灌肠器,采用将中药滴入直肠中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药物的保留时间,减少或甚至消除药物的物理刺激,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消毒后的生理盐水空瓶装入已浓缩的中药100~150毫升,药温为42℃。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个,一端插入药瓶内并将药瓶固定在衣架或墙上,先排空瓶中空气,关闭调节旋钮,剪掉另一端针头,在塑料管周围涂以润滑剂后,缓缓插入肛门内12厘米左右,再打开调节旋钮。以每分钟50滴的滴速滴入,约30分钟完成,滴完即可不必再卧床。

  中药保留灌肠的优越性较大,可使药液直达病灶所在,不需经肝脏分解,并能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因盆腔炎的发病部位与直肠毗邻,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清热祛湿、调理气血、活血化淤药物的同时应用,能增强抑菌与解毒的能力,故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是一种优势较大,疗效较好,值得提倡的方法。

  此外,如患者无胃部疾病,一般都采用口服中药与保留灌肠同时应用的方法,使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同时吸收药物,疗效更佳。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并不繁琐,只需将一剂中药煎两次,合在一起去渣后再分成3份,上清液约100毫升,晚上用于保留灌肠用,另300毫升分两次早晚口服。患者反映,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或单纯保留灌肠的疗程更短,疗效更佳。

标签:
看了又看
  • 营养专家公布鸡蛋最营养吃法排行

    营养专家公布鸡蛋最营养吃法排行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您对鸡蛋的吃法及制作方法是否存在疑问呢?例如鸡蛋怎样吃最营养?鸡蛋一天应该吃几个?就各种疑问,营养专家做出如下解答: 鸡蛋怎样吃最营养? 解答: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看,煮蛋为99%,...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这几个姿势你常用哪个?能瞬间出卖你的性格

    这几个姿势你常用哪个?能瞬间出卖你的性格

    每次和对象开车兜风约会的时候 你们有注意过他握方向盘的握法吗 没注意过的下次可要注意咯 因为从握方向盘的手势可以看出他的本性 是单手握还是会双手抓呢 国外某网站研究表明 并分享了9种“握方向盘的方式”...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怡宝娃哈哈等8品牌桶装水细菌超标上黑榜

    怡宝娃哈哈等8品牌桶装水细菌超标上黑榜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公示19种不合格食品,其中"怡宝"、"娃哈哈"等8个品牌的18.9升桶装水,被检出霉菌、酵母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对不合格食品在流通领域采取停止销售措施,消费者可凭购物票和食品外包装...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原来维生素B2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原来维生素B2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维生素B2是是形成身体组织、器官表面的必需的一种物质,维生素B2在人体内无法储存,但人体每天又需要,所以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补充。 1 维生素B2,安全的“核”武器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堪称安全的“核”武器。 1.促...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