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吃啥药好_盆腔炎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3
【导 读】想要治愈任何疾病都是要我们自己更加配合医生的建议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更相关方面的知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慢性盆腔炎吃什么好,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来说,如何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是最棘手的事情。专家解释,有慢性盆腔疾病的患者

  想要治愈任何疾病都是要我们自己更加配合医生的建议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更相关方面的知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慢性盆腔炎吃什么好,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来说,如何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是最棘手的事情。专家解释,有慢性盆腔疾病的患者要针对性治疗,那么,女人吃什么药物有效呢?需要了解这方面内容的女性朋友,现在来看看慢性盆腔炎患者吃什么药好吧!


  女性怎么预防和治疗盆腔疾病呢?其实,盆腔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等。这个症状给女性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所以一定要好好治疗。那么慢性盆腔炎什么药好比较好?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期周围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等。这个症状给女性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所以一定要好好治疗。那么慢性盆腔炎什么药好比较好?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慢性盆腔炎一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长期或反复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时并无显著疗效,但是对于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发作时可以应用,最好同时采用抗衣原体或支原体的药物。

  在用消炎药应选用强力、大量抗生素,对于比较严重的盆腔炎应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素为宜,而且在抗菌素的运用前要做好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用量一定要足够大,时间要足够长。

  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也可采用糜蛋白酶或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肌内注射,隔天1次,7~10次为1个疗程,以利于粘连分解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变态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每天3次,停药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渐减量。

  结语:妇科疾病是每个女性朋友的天敌,所以大家都想知道慢性盆腔炎患者吃什么药好?希望以上小编介绍的内容可以帮助到MM们。为了预防盆腔疾病,我们要重视保健的方法。关于冬季女性吃什么药物可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问题了,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

标签:
看了又看
  • 营养专家公布鸡蛋最营养吃法排行

    营养专家公布鸡蛋最营养吃法排行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您对鸡蛋的吃法及制作方法是否存在疑问呢?例如鸡蛋怎样吃最营养?鸡蛋一天应该吃几个?就各种疑问,营养专家做出如下解答: 鸡蛋怎样吃最营养? 解答: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看,煮蛋为99%,...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这几个姿势你常用哪个?能瞬间出卖你的性格

    这几个姿势你常用哪个?能瞬间出卖你的性格

    每次和对象开车兜风约会的时候 你们有注意过他握方向盘的握法吗 没注意过的下次可要注意咯 因为从握方向盘的手势可以看出他的本性 是单手握还是会双手抓呢 国外某网站研究表明 并分享了9种“握方向盘的方式”...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怡宝娃哈哈等8品牌桶装水细菌超标上黑榜

    怡宝娃哈哈等8品牌桶装水细菌超标上黑榜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公示19种不合格食品,其中"怡宝"、"娃哈哈"等8个品牌的18.9升桶装水,被检出霉菌、酵母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对不合格食品在流通领域采取停止销售措施,消费者可凭购物票和食品外包装...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 原来维生素B2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原来维生素B2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维生素B2是是形成身体组织、器官表面的必需的一种物质,维生素B2在人体内无法储存,但人体每天又需要,所以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补充。 1 维生素B2,安全的“核”武器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堪称安全的“核”武器。 1.促...

    盆腔炎症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