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会有脚底疼痛的症状,而这有可能就是扁平足的症状。专家指出,扁平足是发生在脚底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脚底疼痛,甚至腿部疼痛的症状,所以不能忽视该疾病的存在。那么,如何正确的诊断扁平足呢?
一、症状表现:
临床上分为姿势性平足症和痉挛性平足症。
1.姿势性平足症:为初发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体征可消失。
2.痉挛性平足症: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足跟变宽,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完全塌陷,向内突出。严重者,足部僵硬。固定于外翻、外展和背伸位,活动明显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也难改善。部分病人可继发腰背痛及髋、膝关节疼痛。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将本病分为三个类型,但均要在负重时观察足纵弓的改变:
1、轻型:足纵弓降低;
2、中型:足纵弓消失;
3、重型:足纵弓消失,并有足内侧缘凸起,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患者有时出现跟腱短缩及后足外翻。
二、诊断依据:
1.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或先天性足骨畸形或外伤史。
2.久站或行走时足部疼痛或不适,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翻,舟骨结节处肿胀和压痛,休息可减轻或消失。晚期为痉挛性平足,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亦难改善。
3.站立位x线足正侧位片可见舟骨结节完全塌陷,与载距突的距离增加。自跟骨结节底部至第一距骨头底部作连线,并从舟骨结节至此连线作垂直线,其长度多小于1cm。
以上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诊断扁平足的方法,希望大家了解之后能够牢记清楚,在身体出现相似症状的时候要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患者还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时的做出治疗为患者降低该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