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颈椎病研究有进展_颈椎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8
【导 读】河南某医院骨外科,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10多年的系列研究,对手术体位、麻醉、手术方法和术后固定等进行了多种改进,获得较好疗效。最近这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的一种多发病,致瘫率高。该院骨外科孔教授等人从解剖学、影

  河南某医院骨外科,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10多年的系列研究,对手术体位、麻醉、手术方法和术后固定等进行了多种改进,获得较好疗效。最近这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的一种多发病,致瘫率高。该院骨外科孔教授等人从解剖学、影像学、麻醉和手术方法等方面,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对60例正常人和100例患者的椎体对比观测,发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椎管矢状经”与“椎体矢状经”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证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以往颈椎病后路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病人神志处于昏迷状态,肌肉松弛,术中操作易造成脊髓损伤且难以发现。孔教授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改用耳针药物复合麻醉,病人术中清醒,可与医生配合,避免因气管插管改变颈部体位而引起的呼吸抑制,也有利于防止术中脊髓损伤。此外,还将颈椎后路手术时患者的体位由卧位改为坐位,防止了胸廓受压引起的呼吸困难,并使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在前路手术中,采用椎体间关节自体旋转植骨,减少了髂骨取骨量及术中出血。在后路手术中,加用活页侧椎板间植骨隔合方法,可防止椎板塌陷。

  颈椎病手术后,为做好外固定,孔教授等设计出一种“可调式颈固定器”,便于观察术后颈部有无血肿形成,减少压疮的发生率。这种“颈固定器”已获国家专利。

  采用改进后的麻醉、手术和固定方法,至今已有200多例颈椎病患者接受手术。经几年随访观察,这种新方法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也较好。

标签:
看了又看
  • 防癌侧重:美国严控含糖饮料 中国关注食品安全

    防癌侧重:美国严控含糖饮料 中国关注食品安全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为了让本国居民远离癌症,中国抗癌协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结合自身国情,参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标准,各自制订了防癌建议,其中有些内容是共通的,有些则与本...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发自深圳 艾滋病正在逐渐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但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还未被人类开发出来。 问及如何看待艾滋病疫苗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时,4月6日,在深圳召开的国际精准医疗峰会上,中国疾病...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 电子脊椎植入物能够让截瘫病人重新活动双腿

    电子脊椎植入物能够让截瘫病人重新活动双腿

    美国梅奥诊所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脊椎植入物,可以刺激截瘫患者的脊椎使其恢复部分功能,让病人重新活动双腿甚至站起来。 人类一直试图通过技术来改变生活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治疗疾...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