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恋办公桌的你当心颈椎病_颈椎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8
【导 读】在高压力、高节奏、高竞争、高科技的办公环境中,许多办公室白领日复一日对着电脑,从早到晚伏案工作,加上不良姿势,重复单调的动作,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脖子发硬,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颈椎

  在高压力、高节奏、高竞争、高科技的办公环境中,许多办公室白领日复一日对着电脑,从早到晚伏案工作,加上不良姿势,重复单调的动作,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脖子发硬,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颈椎病。调查显示,原来多发于老年人的颈椎病,正在逐年趋向低龄化,其中,40岁以下的白领人士要占颈椎病发病人数的50%以上,尤其在30-40岁女白领中,颈椎病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

  坐姿不当引发颈椎病

  白领每天一般要在办公室工作7-8小时, 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坐在办公桌前度过的。但是,很多白领在办公室坐着时习惯于驼着背、弯着腰,加上长时间低头伏案,或抬头对着电脑,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所以极易诱发颈椎病。由于缺乏运动而导致颈肌慢性劳损,成为办公室人员得颈椎病的重要原因。

  正确的坐姿实际上应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专业设计人员可调整工作台倾斜10-30度。坐时腰部挺直,双肩后展,并尽量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倾或后仰,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习惯头部偏左或偏右写作的白领应注意纠“偏”。工作间隙应经常做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

  切勿自己擅自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变。有些白领在出现头痛、头晕、颈部或颈肩部疼痛麻木等颈椎病症状后,很担心自己得了颈椎病,究竟颈椎病是怎样诊断的呢?专家指出,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酸痛,活动受限,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所以医生一般靠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并结合颈椎影像学资料,三者相互印证才能确立诊断。即便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也不一定就是得了颈椎病,如同样有眩晕症状的耳源性眩晕,同样是颈肩上肢痛的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所以,那些怀疑自己有颈椎病的白领,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检查,以便确诊治疗,切勿自己随意诊断,擅自采用各种方法治疗。

  两小时和办公桌“分手”一次

  专家指出,对于颈椎病这种白领职业病,自行防治的高招儿就是: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加强颈椎、腰间肌肉的锻炼。如工作半小时左右,抬起头并向四周轻轻活动颈部,切忌超过2小时的持续低头工作;每天坚持做1-2次头颈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旋转运动,这样可预防颈椎间隙变窄及生理曲度的变直;电脑跟眼睛要保持适当距离;看电脑屏幕时不要仰视,最好平视,稍微俯视是可以的,但尽量别仰视。最好的防治颈椎病的方法是注意颈后部肌肉锻炼,不妨每隔2小时,离开办公桌一会儿,自然站立,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双手往前使劲儿,颈部往后使劲儿,每3-5秒为1次。

标签:
看了又看
  • 防癌侧重:美国严控含糖饮料 中国关注食品安全

    防癌侧重:美国严控含糖饮料 中国关注食品安全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为了让本国居民远离癌症,中国抗癌协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结合自身国情,参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标准,各自制订了防癌建议,其中有些内容是共通的,有些则与本...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发自深圳 艾滋病正在逐渐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但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还未被人类开发出来。 问及如何看待艾滋病疫苗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时,4月6日,在深圳召开的国际精准医疗峰会上,中国疾病...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 电子脊椎植入物能够让截瘫病人重新活动双腿

    电子脊椎植入物能够让截瘫病人重新活动双腿

    美国梅奥诊所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脊椎植入物,可以刺激截瘫患者的脊椎使其恢复部分功能,让病人重新活动双腿甚至站起来。 人类一直试图通过技术来改变生活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治疗疾...

    颈椎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