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冬季感冒防“两炎”_感冒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7
【导 读】现在是感冒的高发期,儿童机体抵抗力低,更是感冒的易感人群。孩子患感冒后,家长在精心护理的同时还要细心观察,因为儿童感冒后易患急性喉炎和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至4岁幼儿,由于小儿喉部软骨尚未发育成熟,比较柔软,喉腔比较狭小,黏

  现在是感冒的高发期,儿童机体抵抗力低,更是感冒的易感人群。孩子患感冒后,家长在精心护理的同时还要细心观察,因为儿童感冒后易患急性喉炎和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至4岁幼儿,由于小儿喉部软骨尚未发育成熟,比较柔软,喉腔比较狭小,黏膜组织松弛,咽喉部黏膜淋巴管丰富,发炎后易充血、肿胀,引起喉阻塞。

  由于小儿咳嗽时排除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较差,易发生呼吸困难。此病一般都有感冒、受凉等诱因,起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当喉部的炎症侵入声门下区时便发出“空空”样咳嗽,这是一种特殊的声音,医学上称之为“犬吠样”咳嗽。孩子患急性喉炎后,喉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声门下黏膜肿胀,使声带闭合欠佳,造成声音嘶哑,病情较重者还会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剑突下发生凹陷,临床上称为“三凹征”,有时肋间隙也同时出现凹陷,严重的患者鼻周围发绀或苍白,指甲发绀,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对于急性喉炎的患儿,家长首先要减少孩子的哭闹,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对于特别烦躁的孩子也可给予少量镇静剂,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关键是要足量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以消除炎症和喉部水肿。如果患儿出汗较多,体内脱水应静脉补液。也可行雾化吸入疗法,把药液直接喷在咽喉部,效果更快、更好。

  对于重度呼吸困难的患儿必要时应行气管切开术。

  儿童急性中耳炎:也是冬季儿童感冒后的多发病,多见于1~6岁的儿童,人的耳朵和鼻子通过咽鼓管相通,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管腔相对较大,咽口位置较低,走向似一条直线,与水平面交角小,近似水平,因此鼻部和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容易经此侵入中耳,而且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常增生肥大,腺样体沟裂或扁桃体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中耳与其毗邻,易遭感染。另外,一些吃母乳的儿童,由于母亲哺乳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儿童中耳局部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防御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得急性中耳炎。

  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常常发热,体温高达摄氏40度以上,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渗出,甚至脓性分泌物,可刺激鼓膜,造成耳朵疼痛难忍,较小的儿童不会诉说耳痛、耳鸣等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揉搓耳、摇头、哭闹不安,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急性中耳炎后应及时给孩子应用抗生素,耳朵里可滴酚甘油滴耳液,这种药水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鼻腔里滴低浓度的氯麻滴鼻液,可使咽鼓管通畅。如果不及时治疗,鼓膜因炎症反应可能会穿孔,如果穿孔不愈合,就会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影响孩子的听力。

标签:
看了又看
  • 生病无大小,一女性以为是感冒差点丧命

    生病无大小,一女性以为是感冒差点丧命

    "之前她说本人感冒了浑身不舒适,便带她去打了一针、吃上药,以爲这样应该就好了."童女士的丈夫易先生通知我,万万没想到,他们以爲的"感冒"却险些要了妻子的命....

    感冒
    2017年05月21日
  • 爬山、骑车、放风筝 春天做这些运动很健康

    爬山、骑车、放风筝 春天做这些运动很健康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随着天气日趋转暖,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向户外,参加健身运动。 事实上,很多传统和现代的运动项目非常适合在春季进行。不过,春季锻炼也应当注意“张弛有度”,保证安全。 放风...

    感冒
    2017年04月13日
  • 止咳糖浆用前摇一摇 擅自滥用会有成瘾风险

    止咳糖浆用前摇一摇 擅自滥用会有成瘾风险

    出现咳嗽,不少人会选择服用止咳糖浆。但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在用前最好摇一...

    感冒
    2017年04月13日
  • 卖卵子买iPhone不仅违法还可能伤害身体

    卖卵子买iPhone不仅违法还可能伤害身体

    原标题:卖卵子买iPhone,这事医生怎么看 关于生孩子这件事,似乎永远都会冒出普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前几天,女大学生在地下市场出卖卵子的事情刷爆大家的手机屏,女性一个月只能排一个卵子的生理过程,是怎么样...

    感冒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