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脂一日三餐有讲究!_高脂血症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一日三餐如何吃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说法符合营养学家强调的正确饮食方法。每日三餐能量比例应为3∶4∶3。 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所以成人每日主食的摄入量应在400克左右。主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些粗粮和杂粮。每

  一日三餐如何吃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说法符合营养学家强调的正确饮食方法。每日三餐能量比例应为3∶4∶3。

  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所以成人每日主食的摄入量应在400克左右。主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些粗粮和杂粮。每天应该吃75~100 克杂粮。

  要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除鱼油外,少吃其他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可以遵循“白肉比红肉好,水生肉比陆生肉好”的选择标准,优先食用鱼、禽、瘦肉等。烹调时,多选用植物油。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烹调食物时可用橄榄油或茶油。

  每日摄入胆固醇的量不宜超过300 毫克,差不多相当于1 个鸡蛋黄的量。存在于稻谷、小麦、玉米等植物中的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状态,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豆中的豆固醇还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鸡蛋黄是应该吃的,因为其中含有维生素b2。另外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以促进胆固醇代谢。高血脂患者早餐可以吃鸡蛋,喝豆浆。正餐如果吃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同时要吃含豆制品的菜肴。其所含有的大豆磷脂可促进胆固醇代谢,大豆固醇可以减少胆固醇吸收。

  零食夜宵应严格控制

  零食的共同特性是能量高,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其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又可转化为甘油三酯,因此大量、长期吃零食有升高血脂的作用。特别要少吃甜食、奶油、巧克力等油腻食物。

  很多人喜食夜宵。殊不知,人体的胆固醇合成主要是在夜间完成,经常夜间进食,会导致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明显增多,扰乱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成为引发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同时,由于长期吃夜宵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便造成分泌胰岛素的 β细胞功能减退,甚至提前衰退,导致血糖、血脂异常。

  如一定要吃夜宵,可选择脱脂牛奶或豆浆,清粥,一两片全麦面包,适量水果等。另外,最好不要吃完就睡,睡前至少要留出1 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食物充分消化。

  烹调手法有讲究

  防治高血脂,烹调手法的选择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应尽量减少烹调用油,尽量采用蒸、煮、炖、煲、熬、烩、烘、烤等方法,避免油煎、炸或爆炒。

  在调料的选择中,可选用豉汁、醋、芥末、酒、日式照烧汁、茄汁和鱼露等低脂调味品。用葱、姜、大蒜、黑胡椒粉、茴香、辣椒粉、花椒、柠檬、洋葱等无脂肪材料来增添菜的香味,代替多余的油来煮食。葱、姜、蒜都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功效。

标签:
看了又看
  • 大妈做饭突然大叫说胡话记忆“断片”低血糖惹祸

    大妈做饭突然大叫说胡话记忆“断片”低血糖惹祸

    本报讯(记者刘璇)正在煮饭烧菜的家庭主妇突然神情恍惚,大喊大叫不停地说胡话,家人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低血糖惹的祸。 62岁的陈大妈家住汉口古田二路,前天中午她跟往常一样正在做午饭。突然,儿媳听到厨房里...

    高血脂
    2017年04月13日
  • 69.6%受访者认为校园冷暴力多出现在初中阶段

    69.6%受访者认为校园冷暴力多出现在初中阶段

    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误会、摩擦在所难免。相比于“面红耳赤”的正面冲突,“冷暴力”正越来越多地在校园中蔓延。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讽刺(56.2%)、辱骂(5...

    高血脂
    2017年04月13日
  • 越戴眼镜度数越高?眼镜: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越戴眼镜度数越高?眼镜: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当今社会,随着课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青少年近视现象越发普遍。关于青少年在近视初期是否需要佩戴眼镜,坊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佩戴眼镜有助于矫正视力;也有人相信“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越...

    高血脂
    2017年04月13日
  • 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首发战报 问题率超7成

    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首发战报 问题率超7成

    “4月8日至11日,28个督查组均进行了现场督查,共督查946家企业(工地),发现679家单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2%……” 12日,环保部官网对外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首份“战报”。...

    高血脂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