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太远成生活痛点 早亡、离婚风险急剧增加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4-13
【导 读】父辈人的上下班总伴着清脆的车铃声。傍晚,满城炊烟升起,到处回响着“回家吃饭”的喊声。几十年后的今天,上下班变成了“通勤”,自行车换成了公交、地铁、私家车,大城市的上班族起早贪黑,奔波在上班路上,通勤压力成了年轻人的痛点之一。 国内最新发布的

  父辈人的上下班总伴着清脆的车铃声。傍晚,满城炊烟升起,到处回响着“回家吃饭”的喊声。几十年后的今天,上下班变成了“通勤”,自行车换成了公交、地铁、私家车,大城市的上班族起早贪黑,奔波在上班路上,通勤压力成了年轻人的痛点之一。

  国内最新发布的《城市出行半径大数据报告》显示,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每天1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成为常态,一部分人有5~6小时在路上度过。其中,北京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径为9.3公里,通勤时间压力居北上广深四城之首。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大城市人群在通勤上消耗了大量时间,其中,北京高达97分钟,上海、深圳、广州也都接近或超过90分钟。

  都市扩张和城市交通发展让很多人选择在城区工作,在郊区居住。从北京燕郊到国贸、广州番禺到珠江新城,若将早晚高峰的人流量拍成延时视频,我们会看到一幅“钟摆式”的壮阔景象。北京通州、回龙观、西二旗等地铁站,人们在蜿蜒的铁栏杆通道里缓缓前行,总共要花上15~30分钟。北京地铁10号线、广州地铁3号线等是当地上班族心中的“最堵线路”,经常“被挤成相片”,每天早晚“呼吸人肉味”。高房价把人们“疏解”到周边卫星城,高铁通勤成了很多人无奈的选择。从河北廊坊、燕郊,甚至沧州到北京,从江苏昆山到上海,从广东佛山到广州……跨省通勤渐成常态。

  国内学者在昆明进行的研究显示,超九成居民认为,理想的单程通勤时长在30分钟内;超六成受访者表示可容忍40分钟以内的通勤,还有近两成人表示40~50分钟也没有超出忍耐极限。研究还发现,相较于私家车主,使用公共交通的居民能接受更长的通勤时间;女性比男性可忍受的时间长;无子女家庭可容忍的通勤时间更长。

  “长途奔袭式”通勤的源头是“职住分离”。清华大学调查发现,北京城区只有16.03%的居民实现了本街道就业,26.61%的就业者实现了本街道居住。繁华地段的高档写字楼是中青年奋斗的地方,但高房价、高房租让他们难以实现在这一区域居住的愿望。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喻小念指出,通勤时长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据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的研究,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比其他人死得早。长距离通勤意味着锻炼和睡眠时间的减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发现,上下班路途远让离婚率上升40%,还让女性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

  喻小念呼吁,尽快改变城市运行模式,在某一地区内让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数量、种类大致相同,让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实现职住平衡,切实降低上班族的交通、时间成本。喻小念建议,上班族可充分利用通勤时间读书充电。有车族可以听听有声书、广播,和顺路人一起拼车,互相解闷,让通勤变得更有意思,还能减少人均排放。

  国外很多城市也存在长距离通勤问题,他们有些解决办法值得借鉴。比如,日本大城市通勤时间基本在1小时内,其轻轨和地铁遍布全国且各站间隔不长;企业允许员工自己选择上下班时间,分散高峰时间。80%的澳大利亚人利用通勤时间读书,墨尔本还发起“地铁易书”活动,号召人们在地铁上交换图书,提高书籍使用率。(张杰)

标签:
看了又看
  • =研究发现藏族人适应高原的基因秘密

    =研究发现藏族人适应高原的基因秘密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中国和澳大利亚研究机构3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环境的更多基因秘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平原上的40%左右,紫外线强度...

    高血压
    2017年04月13日
  • 一天8杯水能喝死人?揭露“科学”流言榜

    一天8杯水能喝死人?揭露“科学”流言榜

    流言1 菠菜久放冰箱变毒菜 流言:菠菜(在冰箱)放置的时间越久,微生物活动就越厉害,发生氧化反应后,菠菜里的一部分氮元素就会转化成亚硝酸根的形式存在,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真相:大连市食检所理化分析室主...

    高血压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