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究竟是何方“妖孽”_白血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10
【导 读】前1周里,深圳某作家的"卖文"募捐事件持续升温发酵,使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儿童白血病中来.那么,儿童白血病究竟是何方"妖孽"?白血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得了白血病是否就等于被宣判死刑?下面,小编带你彻底了解一下"白血病"这头疾病猛兽. 白血病究竟是何

  前1周里,深圳某作家的"卖文"募捐事件持续升温发酵,使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儿童白血病中来.那么,儿童白血病究竟是何方"妖孽"?白血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得了白血病是否就等于被宣判死刑?下面,小编带你彻底了解一下"白血病"这头疾病猛兽.

  白血病究竟是何方"妖孽"?

  白血病俗称"血癌",得了白血病的人,血液与骨髓等身体组织里会突然增加大量异常的细胞,这种细胞会抑制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如贫血、出血、水肿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根据起病的缓急,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病程较短,而慢性白血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由于儿童的年龄小、免疫力低下,所以白血病患者中绝大部分是儿童.儿童白血病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治疗的时候要特别讲究早发现、早治疗,并需要及时采取最合适的手段进行治疗.

  关于白血病的致病因素,如今尚未有明确或公认的解释,但一般来说,导致白血病的原因有病毒因素、化学因素、放射因素、遗传因素等.病毒因素是指RNA病毒在人体及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化学因素是指苯及其衍生物、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在人体的致白血病作用;放射因素是指环境中各种电离辐射会引起人类白血病;遗传因素是指染色体畸变会导致人患白血病.

  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

  患有白血病的人普遍会有身体发热的症状,发热时,体温可高达38℃~39℃,身体发热是由于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患者还会出口腔溃疡、咽炎、肺炎、肾盂肾炎等身体炎症,使患者身心疲惫.

  2、贫血

  贫血是白血病的早期征兆,由于贫血,患者会有脸色苍白、身体水肿等症状,还会经常感到乏力、困倦、气短、心悸,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

  3、出血

  白血病患者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牙龈出血、鼻腔出血最为常见,有些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瘀斑,甚至伴有耳内出血、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4、骨和关节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会导致患者出现骨痛、关节痛的症状,骨和关节痛会在病程中持续存在,常导致患者出现行动障碍.除此之外,胸骨压痛也是白血病患者常有的症状之一,且多见于儿童,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白血病除了以上常见症状外,还会有视力障碍、面瘫、感染、抽搐、昏迷、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肾脏功能障碍等症状,这些白血病症状侵蚀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伤害.

  得了白血病就等于被宣判死刑?

  白血病是血液的一种癌症,它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白血病对化学药物治疗很敏感,白血病细胞容易被杀灭,加上世界上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把白血病治好还是有着很大的希望.目前来说,治疗白雪病的常见方法有: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等.如果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后期配合身体上的调理,患者的病情会慢慢有所好转,长期以往,会有痊愈的可能.

  白血病虽说是"血液的癌症",但是要打败它也不是不可能,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决心,患者家属更要时刻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尽最大的努力挽回生存的权力.

标签:
看了又看
  • 支架后,注意面对五大问题

    支架后,注意面对五大问题

    近几年,心脏支架越来越成了老百姓熟悉的一个词汇。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支架能快速把狭窄闭塞的血管打开,使得血流恢复,让心脏继续正常工作。然而,许多患者认为放入支架后无需其他后续治疗,...

    白血病
    2017年04月13日
  • 防辐射服真管用么?5款热销孕妇防辐射服测评

    防辐射服真管用么?5款热销孕妇防辐射服测评

    去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迎来一波生育高峰。不少准妈妈都喜欢穿上防辐射服,希望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和宝宝的影响。不过防辐射服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本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近日买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几种防辐射...

    白血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