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白血病治疗的基因可调控网络_白血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11
【导 读】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应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基因调控网络. 今天出版的世界血液学专业最权威杂志《血液》(blood)刊登了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杂志的主编肯耐斯教授专门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应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基因调控网络.

  今天出版的世界血液学专业最权威杂志《血液》(blood)刊登了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杂志的主编肯耐斯教授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了这一白血病研究领域的重大新进展.

  他在信中说:"这篇文章确实展示了很多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

  专程来沪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杨启文指出,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不仅更加巩固了我国在此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促进了我国功能基因组学与重大医学问题相结合的趋势.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表现最凶险的一种.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等科学家,在世界率先运用维生素a的一种衍生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获得成功.在国际肿瘤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肿瘤治疗史上的一次"中国革命".

  此后,世界科学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发病机制方面,是由于人体内染色体易位产生的"融合基因"导致的,维甲酸能够通过调节"融合基因"而治疗白血病.但维甲酸具体调控了哪些基因则一直是个谜.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国家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多个课题组对这个"谜"进行了联合研究.他们采用了功能基因组学上的cdna阵列数据库、抑制减数文库等最新研究手段,筛选到169个受全反式维甲酸调控的基因.

  科学家通过对这些基因表达时相和功能剖析后还发现,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还构成了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主要有细胞分裂周期的阻滞、细胞内的信号交流等系统组成,共同控制着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进程.

  此外,科学家们还克隆到8个受全反式维甲酸调控的新基因,其中有些是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院士指出,我国科学家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为指导临床综合用药、防止维甲酸治疗中的复发和耐药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更有意义的是,将会使诱导治疗的理论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白血病和实体肿瘤.

标签:
看了又看
  • 支架后,注意面对五大问题

    支架后,注意面对五大问题

    近几年,心脏支架越来越成了老百姓熟悉的一个词汇。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支架能快速把狭窄闭塞的血管打开,使得血流恢复,让心脏继续正常工作。然而,许多患者认为放入支架后无需其他后续治疗,...

    白血病
    2017年04月13日
  • 防辐射服真管用么?5款热销孕妇防辐射服测评

    防辐射服真管用么?5款热销孕妇防辐射服测评

    去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迎来一波生育高峰。不少准妈妈都喜欢穿上防辐射服,希望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和宝宝的影响。不过防辐射服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本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近日买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几种防辐射...

    白血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