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是一类能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的药物,其主要用途是治疗便秘和排除肠道内毒物.目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繁多,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西药、中成药和微生态制剂三大类.
西药根据其作用原理可分为:
(1)容积性泻药:主要用于排除肠内毒物及驱虫后的导泻,常用的有硫酸镁等.
(2)刺激性泻药:又称接触性泻药,主要用于急性便秘,作用于大肠,能增加其周期性蠕动,加速大肠内容物的运行,如酚酞、番泻叶等.
(3)润滑性泻药:主要是润滑肠壁、软化粪便,适宜于老人和小儿便秘,常用的有液体石蜡、甘油等.
治疗便秘的中成药也很多,如麻仁胶囊、大黄通便冲剂等.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补充有益菌群,抑制致病菌,减少肠道有害物质产生,改善体内微生态环境,促进肠蠕动.常用的有双歧三联治活菌(培菲康)、丽珠肠乐等.
一旦发生便秘,不能简单地使用泻药来一泻了之,不要把服用泻药当成是治疗便秘的惟一方法.首先应当找出引起便秘的病因,然后对因治疗.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像阿美那样由于食物过精、过细、过少,使肠道刺激减少,反射性蠕动减弱造成的便秘,应多吃些粗杂粮和蔬菜、水果,即能纠正便秘.少数病人的便秘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如巨结肠、甲低、肿瘤等,则应治疗原发病.对功能性便秘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只有少数找不到引起便秘的原因或确需对症治疗时,以及急性便秘者,才需酌情短期应用泻药.病人在使用泻药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为排除肠内毒素帮助驱除虫体或排出剩余药物,应选用作用快、泻下力强的泻药如硫酸镁等.对因腹肌或肠肌无力引起的慢性便秘,则只能选用作用轻缓的接触性泻药或润滑性泻药.身体虚弱、高血压病人和痔疮患者伴便秘时宜用润滑性泻药.老人和儿童便秘,应当首选微生态制剂,无效时再选用外用导泻药如开塞露等,以避免内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对偶发的急性便秘可选用甘油栓和开塞露.另外,蓖麻油等油性泻药不能用来促进排出脂溶性毒素,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毒素的吸收.
2.久用当心副作用:久用泻药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造成脱水、虚弱和营养不良等.即使是轻泻药如酚酞片、轻泻剂开塞露等,连续使用会导致药物依赖,久用会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使其退化,造成局部结肠松弛,会加重便秘,加剧病情.另外,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泻药,以免直肠黏膜的应激性降低.
3.掌握禁忌症:
(1)妇女在妊娠期和月经期使用泻药要特别慎重,应禁用致泻力强的硫酸镁等.
(2)腹痛原因未查明的患者或肠道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不要盲目使用泻药.
(3)身体虚弱、脱水、机械性肠梗阻、腹膜炎等病人都应禁用泻药.
4.慎用某些药物:便秘者应当谨慎使用能抑制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和有收敛作用的含铝制剂、铋剂、铁剂、钙剂、可待因等药物,以免诱发或加重便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