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中哪些人能自愈_丙肝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31
【导 读】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上了丙型肝炎病毒(丙肝),超过世界总人口的3%。而且,很多慢性丙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有效治疗慢性丙肝感染,也没有任何疫苗可以使用。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科学家们也发现,有大约两到五成的丙

  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上了丙型肝炎病毒(丙肝),超过世界总人口的3%。而且,很多慢性丙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有效治疗慢性丙肝感染,也没有任何疫苗可以使用。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科学家们也发现,有大约两到五成的丙肝感染者能自主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医学上称之为自愈。

  那么,感染上丙肝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一定想知道,哪些人能成为幸运者,最终康复。

  8月21日出版的《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相关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感染乙肝病毒的丙肝患者,具有更高的自愈机会。

  来自德国格尔歌-奥古斯特大学的mihm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先后为此付出了八年努力。他们对67位自愈的丙肝感染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作为对照,他们还研究了相当数目的慢性丙肝患者。如此大的样本数,足以使得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统计意义,从而能得到很可靠的结论。

  研究者得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是,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自愈机会。研究者认为,同时感染乙肝有利于患者清除丙肝病毒,这是因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干扰丙肝病毒的繁殖,最后导致患者体内丙肝病毒的清除。可能由于类似的机制,感染甲型肝炎的丙肝患者也有更大的机会自愈。

  研究者得到的另一结论是,自愈的患者通常携带较低水平的抗丙肝病毒抗体。因此携带较低抗丙肝病毒抗体的感染者,治疗结果较为理想,通常会有一个较乐观的预后。当然,要在临床上建立并使用一个标准来测试什么抗体水平是较低的抗体水平,还有赖于研究人员在将来进一步研究。

  相反,通过静脉注射吸毒的丙肝患者自愈的机会较小。研究者给出的原因包括:一,静脉注射吸毒者有较高的重复感染的可能;二,很多毒品被证明能抑制体内抗病毒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例如干扰素α和γ,这样以来,由于缺少了细胞因子,病毒繁殖就变得活跃起来;三,患者使用吗啡或停用吗啡都能加强丙肝病毒的繁殖。

  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多种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mihm博士带领的研究组主要研究的是基因型1b,它是在中国和德国普遍流行的基因型。很显然,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和德国的医学界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标签:
看了又看
  • 丙肝怎么检查?一般做哪几项检查?肝病医生常怀利解答

    丙肝怎么检查?一般做哪几项检查?肝病医生常怀利解答

    丙肝,作为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那么,丙肝应该怎么检查呢?一般需要做哪几项检查呢?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肝病领域的专家——常怀利医生,...

    丙型肝炎
    2025年07月04日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肝病医生常怀利解答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肝病医生常怀利解答

    在体检或疾病筛查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弱阳性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特意邀请了肝病领域的专家——常怀利医生,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丙肝抗体弱阳性...

    丙型肝炎
    2017年07月04日
  •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常见全身乏力没胃口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常见全身乏力没胃口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首先,症状表现在全身乏力,不想吃东西,没有胃口,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随着病情发展,丙肝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但随后出现黄疸症状.部分丙肝患者...

    丙型肝炎
    2017年04月13日
  • 霍建华坐姿独特常“侧靠椅背”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霍建华坐姿独特常“侧靠椅背”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霍建华的坐姿常常都是歪向一边 据台湾媒体4月11日报道,艺人林心如10日晒出秀恩爱照,透过墨镜反射老公霍建华的“耍帅坐姿”,大方晒恩爱的举动成为话题。照片曝光后,霍建华的独特坐姿也引起关注,回顾过往照片、影...

    丙型肝炎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