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病毒性肝炎分为不同的程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重症肝炎,我们要了解一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下面就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来了解.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是什么?为您介绍如下:
(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疽性肝炎: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约1周后尿色深黄,继而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疽,肝脾均可肿大,肝区触叩痈明显,约经23周后黄疽逐渐消退,精神、食欲好转,肝肿大逐渐消退,病程约12个月.
②急性无黄疽性肝炎:起病销缓,一般症状较轻,大多不发热,整个病程中始终无黄疽出现,其他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疽性肝炎相似,但发病率高,约占急性肝炎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至九十.
(2)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由急性肝炎迁延而至,病程达半年以上而病情未明显好转,仍有食欲减退、胁痛、乏力、肝肿大、肝区痛等.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1年,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检查均有明显异常,主要症状为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等,且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黄疽、肝质较硬、脾肿大等体征.治疗后有的病人可恢复或稳定,有的则不断恶化,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营养的目的就是避免肝脏的负担与伤害,促进肝组织再生,防止肝脏发生永久性、弥漫性病变,促进肝功能恢复.
能量适当:适当的能量有利于肝组织修复及肝功能恢复,但过分强调高热能饮食不但增加肝负担,加重消化功能障碍,且容易引起肥胖,使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多,甚至发展为脂肪肝,因此热能的供给须与体重、病情、活动情况相适应,尽可能保持收支平衡,维持理想体重.
蛋白充足: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提高酶的活性,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肝功能恢复.可选用优质蛋白质如大豆及其制品和牛奶、瘦肉、鸡、鱼、蛋等动物性食品.
避免过多的脂肪摄入: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肝炎病人厌油腻,脂肪过多延长胃排空时间影响食欲,过少影响食物口感.应选择富含必需脂肪酸的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
能量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使肝有足够的肝糖原储存,以维持肝功能及保护肝脏.过多地吃葡萄糖、果糖、蔗糖等会加重胃肠胀气,影响食欲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取,同时易引起体内脂肪聚积,加重病情,不利肝恢复.
丰富而全面的维生素:维生素与肝病有密切关系,多种维生素储存于肝内,直接参与肝内生理生化代谢.严重肝病时,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维生素C、B1、B2、K、E、A等缺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增强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应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纤维素及矿物质,同时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红枣补血养肝,马蹄解毒、退黄疸,葡萄护肝、增进食欲.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糖类,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效.
要合理应用补品:肝炎病人不必刻意进补,因为过多地依赖进补而忽视了正常饮食的做法是舍本逐末之举.轻中型肝炎患者不提倡用人参等补药,重症肝病、肝硬化病人在服用中药或补药时,一定要征求医师的意见,辩证施治.对于那些胃口不好摄入营养素少的患者,除了考虑增加食物品种及改善食物口味来增强食欲以外,还可以另外补充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系列、钙和各种微量元素等.
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饮酒可加重肝负担,肝炎病人严禁饮酒;霉变食物、不合格饮水、油炸食品、烧烤腌制食物等含有致癌物,应尽量避免食用慎用辛辣、刺激性、产气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