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无肛管皮肤所覆盖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无痛性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症状,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行还纳回肛门,重者需用手上推还纳。当内痔脱出没有及时还纳时,会出现嵌顿水肿、血栓形成、溃疡或感染,将有剧烈疼痛。
内痔通常出现在妊娠的后期28周~36周,特别是分娩前1周会有便秘出现,造成局部静脉曲张而形成痔。这是因为在妊娠期间:盆腔内的血液供应在不断的增加,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子宫也随之胀大,继而静脉遭到压迫,造成血液的回流受阻。再加上妊娠期间盆腔组织松弛,给痔疮的发生和加重创造了极好的环境。另外,由于直肠肛门部位受到子宫压迫造成血行淤滞,这也会促使痔疮的发生。顺产加重也是导致内痔的又一主要原因,妇女妊娠期间,因为盆腔内的血液供应增加,胎儿发育,长大的子宫会压迫静脉,从而造成血液回流受阻而导致静脉曲张,形成痔疮。孕期孕妇分泌大量的黄体酮,使大肠蠕动减弱,造成便秘。再加上妊娠期间盆腔组织松弛,生产的时候长时间用力,能促使内痔的加重。
内痔有无痛性便血,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是内痔早期唯一的症状。便血、脱出、疼痛、粘液流出、瘙痒等是内痔的又一临床常见症状。
1、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由于粪便擦破粘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
2、脱出:由于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有时是1--2痔核同时脱出,有时是全部痔核并带有直肠粘膜一齐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症状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再次脱出。
3、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4、粘液流出:直肠粘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病人极不方便。在内痔脱出时,分泌物更多。
5、瘙痒: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发生湿疹和瘙痒,搔痒有时是由于内痔脱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