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睡觉会变丑?《爱幼科学说》解密睡觉那些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4-13
【导 读】国内首档大型婴幼儿养育欢乐脱口秀《爱幼科学说》于每周四晚21:15在辽宁卫视播出。在上期解读影响宝宝一生的六大误区后,很多家长犹如醍醐灌顶,不仅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所改善,还更新了固有观念,用更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育儿。在今晚的节目中,《爱幼科学

  国内首档大型婴幼儿养育欢乐脱口秀《爱幼科学说》于每周四晚21:15在辽宁卫视播出。在上期解读影响宝宝一生的六大误区后,很多家长犹如醍醐灌顶,不仅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所改善,还更新了固有观念,用更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育儿。在今晚的节目中,《爱幼科学说》不仅请到了国内顶尖睡眠问题专家郭兮恒,强势讲述如何让磨人的宝宝安静入睡,解决了不少辣妈的烦心事,更是为“睡眠”正名!让睡觉成为正当理由。

  别用恐怖故事练胆子了 孩子的一生就扎心了

  对很多家长来说,在育儿期间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渐渐有了探索意识以至于不愿意睡觉, “闭眼天使,睁眼恶魔的阶段”,对很多妈妈来说,都是死循环,不少妈妈为了达到让孩子入睡的目的,甚至不惜用恐怖故事来恐吓孩子,有的家长甚至拿警察叔叔做靶子,导致孩子以为警察叔叔是坏人。但家长们恐吓开心了,却不知道不适当的跟孩子交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们真的“还是个宝宝”,家长讲过了恐怖故事,转眼忘记,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噩梦。为了防止孩子长大后回忆起来误以为自己是充话费送的,一定要用适当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否则结果很扎心。警察叔叔,如果有一天在商场碰到一个孩子怕你了,把你当成坏人,请你拘留她的母亲……。

  所有人都可以天生丽质 梦游也得看情况

  民间有一种说法:张嘴睡会让孩子变丑。睡眠问题专家郭兮恒老师表示:这种说法是准确的,用嘴呼吸会使鼻腔发育瘦到影响。呼吸不畅时,孩子才会张嘴睡觉,如果孩子不经常用鼻子呼吸,鼻腔发育就会受到影响,鼻腔会变小,最终导致脸型和嘴的形状都会发生改变。如果有一天,走到大街上,有人说你的孩子不像父母,越来越不好看,不要怀疑血缘关系,请责怪初为人父人母的自己,没有把控好孩子的嘴。还有的家庭孩子睡着睡着突然坐起来,一动不动,然后突然又躺下了,家长也不要慌张,不是神经问题,因为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有梦游的形成了,梦游中被叫醒和躺在床上被叫醒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唯一一个叫醒界定在于她(他)是否“拿刀”,做危险的事情。

  睡眠不能剥夺!不加班也有了正当理由

  很多人都在问,经常加班,如何睡一个小时顶8个小小时,专家表示:No Way!睡眠是没有捷径的,工作不能剥夺睡眠时间,加班本身不合理,如果工作跟你的睡眠起了冲突,一个星期不要超过两次,如果常年这样,这个工作就不要做了会影响你的健康!恭喜加班族,以后不加班和辞职有了科学正当的理由。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虽然遗传因素也有影响,但孩子的养成,也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少谴责;喝牛奶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远离睡眠时间;网络流行的纸巾哄睡法和白噪音哄睡法并不可取;不要再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找理由了!都怪年幼犯得罪。

标签:
看了又看
  • 吃一个汉堡等于白跑半小时专家教你科学减肥

    吃一个汉堡等于白跑半小时专家教你科学减肥

    吃一个汉堡 等于白跑半小时 “一胖百病生”,快来抢“体重控制指导套餐”,专家教你科学减肥 肥胖本身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被称为肥胖症。肥胖最大的危害是它可以引发生殖、呼吸、骨关节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腹型肥...

    心脏病
    2017年04月13日
  • 82岁老人学中医专业 70多岁考取高级营养师资格证

    82岁老人学中医专业 70多岁考取高级营养师资格证

    82岁老人的“中医梦” 通讯员 孙启迪 记者 李超 满头银发,饱经风霜的面庞,身穿实训服站在满是学生的实训课堂上,82岁的刘恭世显得有些突兀。 “刘爷爷来上课的第一天,我还以为是我们专业的老教授,他在课堂上的活...

    心脏病
    2017年04月13日
  • 走路发飘性功能障碍 评评你到了颈椎病第几级

    走路发飘性功能障碍 评评你到了颈椎病第几级

    3个月前,我去神经内科会诊了一个患者,他走路已经一瘸一拐的,后来确诊是严重的颈椎病已经导致脊髓压迫萎缩变性。但老先生跟我说,孙大夫,你别看我这样,我还能拖着腿打乒乓球呢!然而,颈椎病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

    心脏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