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卵巢癌 诊断卵巢癌的方法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5
【导 读】卵巢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往往都已经是中晚期所以,一旦发现白带增多、瘙痒、异味、腰酸腹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恶性疾病一旦惹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了解如何预防卵巢癌才是女性朋友们最应该关注的.

卵巢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往往都已经是中晚期所以,一旦发现白带增多、瘙痒、异味、腰酸腹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恶性疾病一旦惹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了解如何预防卵巢癌才是女性朋友们最应该关注的.


如何预防卵巢癌


1、鼓励母乳喂养


延长哺乳时间.这样既可以减少患乳腺癌的几率,也可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2、调整饮食结构


特别是高危人群,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A、E、C的食品.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服用90毫克的维生素C和30毫克的维生素E,患卵巢癌的几率就会减少一半;同时还要注意摄取钙质.钙质可以帮助女性增加细胞修复能力;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高油饮食.研究表明,大量摄入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容易诱发卵巢癌变.


3、适量饮用咖啡、绿茶


咖啡和绿茶中都有抗氧化效果的多酚类物质,它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4、子宫切除


年龄在40岁以上,有卵巢癌家属史的妇女,因其他原因施行子宫切除时,可以进行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术,在做绝育手术时,结扎双侧输卵管,可以阻断外界致癌物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减少卵巢癌发生率.


5、保持良好心态


良好的心态可以让人放松,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免疫力.


诊断卵巢癌的方法


医师一般是先对可疑患者进行盆腔检查以及抽血查cA-1 25.通过每年正常体检发现卵巢癌的情况并非罕见.


CA-125是癌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当患有卵巢癌时往往有血液中CA-125升高的现象.但早期卵巢癌患者中仅有50%的患者出现CA-125阳性.而在类纤维瘤、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症等情况下也可发生CA-125水平的升高.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阴道内超声检查、CT检查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卵巢是否有肿瘤生长.


超声检查是通过高频声波获取体内深部组织的影像,并将影像显示在显示屏上以供分析.阴道超声即是将超声探头置于阴道内以获得卵巢图像.


但妇女在排卵后往往有卵巢囊肿形成,易与卵巢癌混淆;CT则是通过旋转的X线束从不同角度探测机体组织器官,通过计算机对扫描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得到详细图像;而核磁共振是通过磁场与射频波扫描机体特定部位以获得该区域的图像.


最后可采取的诊断步骤是活检,通过腹腔镜摘取卵巢组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活检是明确诊断卵巢癌的唯一方法,而患者如果有腹水存在则检查腹腔液也可能查到癌细胞.


总体说来,早期诊断卵巢癌非常困难,综合各种诊断手段有助于尽早确诊卵巢癌.

看了又看
  • 谨防子宫破裂 剖宫产后最好2至3年生二胎

    谨防子宫破裂 剖宫产后最好2至3年生二胎

    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外地一家医院产科的微信:“单独二胎开放后,瘢痕子宫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高危产妇越来越多,我们已经一周连着抢救三例子宫破裂的二胎孕妇了。”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范玲。范主...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伤心"排行榜:一半心脏病跟吃有关

    专家小传:胡桃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专家委员、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减肥的正确方式你get了吗?十个妙招助您重塑自我

    减肥的正确方式你get了吗?十个妙招助您重塑自我

    【环球网综合报道】你是否想减肥却又无法割舍美食呢?现在告诉你: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快跟随法国女性杂志《aufeminin》来了解一下10个不需要节食的减肥小妙招吧。 第一招:吃饭时间要把握要想减肥,我们需要根据人体...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研究建议中国人多吃水果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研究建议中国人多吃水果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新鲜水果摄入量,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民众。一项11日发表的新研究建议,中国人应多吃新鲜水果,理由是这有可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