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表现多样,犹如一幅神秘的拼图,影响着患儿的生活与成长。
一、社交沟通障碍:筑起“孤独”高墙
在社交领域,自闭症患儿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存在明显障碍。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眼神交流,回避目光对视,就像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社交信号“视而不见”。当与别人交谈时,理解能力薄弱,常无法领会言语背后的情感、意图,例如分不清玩笑与严肃话语,导致回应不合时宜,甚至无回应。主动发起互动更是困难,不懂如何开启话题、维持对话,在幼儿园或学校,常独自玩耍,不参与集体游戏,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在人群之外,难以融入社交圈子。
二、兴趣狭窄与刻板行为:深陷“独特”小世界
自闭症患儿的兴趣范围极度狭窄,执着于少数特定事物,且痴迷程度超乎常人。比如,有的对车轮花纹着迷,长时间盯着车轮看,或反复触摸;有的只爱某一种玩具的某个部件,如积木的轮子,反复把玩,对其他新奇玩具毫无兴趣。同时,刻板行为突出,每天遵循固定日程,穿衣、吃饭、睡觉时间稍一改变就焦虑不安;走路必沿同一路线,稍有偏差就情绪波动;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这些动作机械重复,如同被设定好程序,不顾场合与他人感受,成为他们生活的独特“标签”。
三、语言与沟通难题:打破“交流”枷锁
语言发展迟缓是自闭症常见症状,部分患儿两三岁仍不会说话,有的虽会发言,但语言运用能力差。他们可能鹦鹉学舌般重复别人话语,却不理解含义;或自说自话,沉浸在自己的话题,不顾及听者。语调、语速也异常,说话平板单调,像机器人,缺乏情感起伏,无法通过语气传达喜怒哀乐,影响沟通效果。非语言沟通同样受限,很少用手势辅助表达,肢体动作不协调,拥抱、点头等亲昵或示意动作匮乏,进一步加剧交流困境。
四、感知异常:感知世界的“偏颇”视角
自闭症患儿对感官刺激的感知与众不同。听觉上,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如吸尘器轰鸣、电器噪音,会捂住耳朵尖叫;而对正常说话声可能“充耳不闻”。触觉方面,有的孩子抗拒特定材质衣物,因觉得扎皮肤;或热衷触摸光滑、柔软物品求安抚。视觉上,可能斜眼观看强光,对闪烁灯光、旋转图案异常专注或恐惧,这些感知偏差让他们在日常生活面临诸多不适,也加深了与常人的隔阂。
了解自闭症的这些症状,有助于家长、老师及早察觉孩子异常,寻求专业干预,帮助患儿逐步走出“孤独”,适应社会生活,开启成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