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_尿道结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4
【导 读】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复发率高.对多数结石尚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尿石症发病有地区性.在我国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近三十年来,我国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显著提高,下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复发率高.对多数结石尚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尿石症发病有地区性.在我国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近三十年来,我国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显著提高,下尿路(膀胱)结石日趋少见.膀胱结石中,原发性结石明显少于继发性结石.近十年来,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迅速发展,90%左右的尿路结石可不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 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成份和流行病学有显著差异.上尿路结石 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膀胱结石中磷酸镁铵结石较上尿路多见.虽然部分肾结石有明确的原因,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海绵肾、痛风、异物、长期卧床、梗阻和感染等,但大多数钙结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能完满解释.成核作用、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成的三种最基本学说.根据上尿路结石形成机制的不同,有人将其分为与代谢因素有关的结石和感染性结石.代谢性结石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尿钙症、高尿酸尿症和高草酸尿症等.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高浓度化学成份损害肾小管,使尿中基质物质增多,盐类析出,形成结石.感染性结石是由于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而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尿中磷酸盐及尿酸铵等处于相对过饱的状态,发生沉积所致.细菌、感染产物及坏死组织亦为形成结石之核心.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