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属于多因素代谢性疾病,需做那些检查,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而不是千篇一律.下面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检查项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作出解释.了解这些知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疾病的诊疗效率.
① 尿常规±尿细菌培养
留尿方法:留取中段尿液在无菌瓶中.
a、尿常规:每一个尿石症患者都应做此项检查.送检尿标本应该是新鲜尿液(排出体外后立即送检的尿液).
尿石症病人常出现血尿和脓尿.正常人尿液红细胞0?1个/高倍视野,大于3个/高倍视野为血尿.正常人尿液白细胞0?2个/高倍视野,大于5个/高倍视野为脓尿.尿ph值(测量尿液酸碱度的指标)的测定对尿石症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清晨空腹新鲜尿的ph值结果最具参考价值.尿酸和胱氨酸结石患者尿ph值较低,感染结石者较高,含钙结石者处于两者之间.
b、尿细菌培养:不作为常规检查,不是每一个尿石症患者都必须做此项检查.只有出现明显的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或尿常规出现脓尿和血尿,怀疑泌尿结石合并尿路细菌感染时,才做清洁中段尿的细菌培养,对细菌培养阳性者应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② 血生化检查
主要包括血钙、磷、镁、尿酸、钾、钠、氯、肌肝等.这些项目抽一次血(约2-4ml)即可获得全部结果.一般来说,大部分尿石症患者都应做此项检查.目的是了解尿石症可能的病因和肾功能情况.
a、血钙、磷和镁:主要是了解是否存在钙磷代谢异常.血钙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代谢性骨病等.血钙增高常伴有尿钙增高,是含钙结石的重要形成危险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磷和镁均降低.如果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检查血甲状旁腺素.
b、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常伴有尿中尿酸排出增加,因而可促进尿酸结石和含钙结石的形成.血尿酸增高是体内尿酸代谢异常的表现,是痛风和痛风型肾病的病因.
c、血肌肝、钾、钠、氯:主要是作为肾功能检查指标,血肌肝增高常表示有肾功能减退或衰竭.钾、钠、氯异常表示电解质平衡紊乱.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部分尿石症患者血生化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这项检查的意义是了解少数病人可能的病因和结石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③ 24小时尿成石危险因素测定
测定24小时尿容量、ph、钙、磷、纳、镁、尿酸,草酸、枸橼酸和尿中各种成石盐类饱和度.此项检查比较复杂,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正常饮食下留取24小时尿液.对于多次复发或明显有尿石症家族史的少数病人,才做此项检查.目的是了解尿中主要成石盐类离子的浓度,是深入了解病因,制定复发预防方案的依据和观察疗效的客观指标.